羽毛球拍线耐用度和穿线手法有关系。买球拍时虽然你和穿线师说了要穿多少磅,碰上专业一点的穿线师还好说,至少球拍的穿线不会太离谱,要是碰到半路出家的业余穿线师那就悲催了。一支刚穿好线的拍子,磅数应该与穿线前。
线粗细是没有好坏之分的,羽毛球拍线的好坏是由线的材质决定的,即使材质一样的线,配比不同,弹性和硬度也不同,各品牌各型号的线都不一样,比如常见的尤尼克斯 BG-65线细但是很耐打,弹性一般,相对与维多克(以前叫胜。
线的粗细在羽线的击球性能和耐打性的平衡点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较细的线(直径0.70mm以下)有较佳的手感和击球性能;较粗的线(直径0.70mm以上)的耐打性较好,使用时间较长。线的张力也称为紧度,拉力一。
线虽然也有差别,但价格差异不大 主要还是框 最差的是铁,铝 50元以下都能买到,小孩的玩具 稍微高端点的拍都是碳钎维,碳素 几十到三百 再高端的都是钛合金加纳米碳素 动辄上千元 你说铁的重量和价格能与钛。
线越重要。拍杆越硬,线和磅数的影响越大。相辅相成的。很差的拍子,再好的线也没用。打个比方,如果林丹用假YY,把65线拉成30磅,估计他打一拍就坏了。同样,用很好的拍,拉破线低磅,也达不到理想效果。
而且羽毛球拍比较好的能一直承受26磅就不错了。高压线断的快,上几次高压框抽到球上基本上都是断了。拉线一穿到底的方法最常见,叫两点穿线法,要用钩子很容易划了线,很快就断了。而且容易掉磅和走线。YY用的是4点穿线法,有4个。
相同材质情况下,越粗的线就越结实(耐用),越细的线弹性就越大,越不耐用。 拍线拉力将直接影响到球拍的使用性能,一般来说,击球点越准,力量越大,可以使用的拍线拉力就越高。随着拍线拉力的提高,羽毛球拍上甜区。
拍线紧比较好。拍线很松,击球时明显感觉球在拍面上有滞留时间,而且球的方向控制不好,只要求不是打在拍面的点区,那么球的飞行方向就好挥拍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
从不易被别人发现的细节中回溯推理,即使你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也可大体判断球线穿得好不好。我推荐的两个“魔鬼”细节就是看走线与打结。这两个细节是追溯穿线过程的最有效的切入点,也是普通球友比较容易掌握的方式。
不过总的看来,现在的羽毛球发展主要是进攻,所以现在的加长球拍也就越来越多了!四。拍框截面与接头的意义(差别不大,略)五。材料与球拍的关系 70年代以前羽拍的材料几乎全是木材和钢管的天下,70年代开始采用了铝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