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场馆的设计亮点有:所有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北京冬奥会所有新建室内场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其他现有室内场馆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其中绿建三星标准,可覆盖国际LEED金奖标准。所有场馆使用绿色能源 2020。
国内第一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将进行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所有项目的比赛,共设有3条竞赛雪道、4条训练雪道以及其他联系雪道和技术雪道,各类雪道总长度约为23.1km,最大垂直落差约925m,最大。
“雪如意”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也是张家口主办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其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因此被形象的誉为“雪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冰丝带是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
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据国家速滑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采用这种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的节约材料,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速滑馆。
2022年冬奥会共新建了5个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它位于北京延庆区西北部的山区,依托小海坨山的天然山体,带上了7条雪道,全长21公里,落差800米,人称“雪飞燕”。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中龙”它也位于。
国家速滑馆将作为北京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平时可接待超过2000人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所有冰上运动。国家速滑馆的建筑特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国家速滑博物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设计,冰面面积达12000平方米,平时可接待2000多人,同时开展冰球、花样滑冰等所有冰上运动。北京冬奥会最独特的场馆设计属于首钢跳台滑雪,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也是为冬奥会新建。
第一个是赛事全部长款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第二,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第三,低碳交通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八成。第四,雪上项目赛区主要分布在山区,从设计源头减少了对环境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 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易兰规划等等。今年CADE建筑展会集中展出冬奥会体育场馆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可以关注一下。
而我国这次冬奥村的设计则充分遵守了这三个理念。并且由于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国也没有放弃对奥运村的建设,仍然贯彻新发展理念,采用低碳材料进行设计和建筑,想要为每个运动员创作一个温暖的“家”希望能够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