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冷。在历史冬奥会上,北京是首次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力求能够贯彻“节俭。绿色、智慧”要点。这个措施将应用于部分冬奥场馆,包括但不限于有速滑赛道、短道速滑赛道、花样滑冰赛道等。也正是因为此次措施,冬奥会的。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最主要成分之一,但是冬奥会中使用变废为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了传统的冷媒氟利昂。优点是除了更加环保之外,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还可实现制冰过程中的余热全部回收利用(因为制冷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
“冰丝带”是冬奥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速滑场馆。约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碳排放趋近于零,相比氟利昂系统,直接碳排放减少25000吨。此外,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等方面,一年可。
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介绍,二氧化碳系统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相比较传统冰场可以有20%以上的能效提升,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在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这些高 科技。
-40℃低温存放和停机自动保护,大巴车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以上。此外,车辆装配了最新的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将燃料电池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转化为客舱暖风,可实现70%采暖能耗降低,使车辆能耗降低7%以上。
三、前沿科技之石墨烯 北京冬奥会运动场馆的温度最低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为了让颁奖礼仪服装美观又保暖,衣服里特意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这是中国航发为本届冬奥会研发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可以快速升温,帮助工作人员抵御。
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是奥运会首次。就是我们这次看了一场非常盛大的开幕式,这是因为开幕式出现在地面上的那块显示屏,这块屏幕是由8K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