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供应方面,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场馆照明、运行和交通等用电都由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4亿。
除此之外,冬奥村更是给运动员们配备了“有记忆功能的床”,不仅舒适而且还有按摩功能和“叫醒服务”。六大“黑科技”:用雪自由 作为举办冬奥会,顺利进行冰雪项目的基础,我国虽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又被外国垄断,但是由于。
所有场馆使用绿色能源 2020年底,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即电力均来自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为此,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百年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力的奥运会。场馆建设带动工业遗址再复兴 北京冬奥。
“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手段,由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的电能。“北京冬奥会3大赛区,26个场馆赛期全部使用‘绿电’,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全部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北京冬奥组委。
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充分体现低碳环保。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我国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
通过使用大量光伏和风能发电、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使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世界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率先落实“绿色办奥”理念,五年来创造了特大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本次冬奥会,水立方承接了冰壶比赛项目。为了打造出高质量冰壶赛道,同时保证水立方冬奥会后可持续运营的设想,国家游泳中心给出了“水冰转换”(通过支撑体系和移动式制冰系统,完成“水立方”到“冰立方”的功能转换~)技术改造。